最新动态

设施建设

呼和浩特要打造220公里“草原都市绿道”

更新时间:2021.04.16

  

  今年,呼和浩特市生态园林工作将整合现有慢行道、游步道资源,依托优质的生态园林景观资源,打造220公里“依山而行、傍水而憩、穿林而游、踏草而嬉”的高品质“草原都市绿道”。通过本年度青城绿道网络的搭建,呼和浩特市绿道总长累计将达326公里,与历年建设总量相比,新增量约为53.7%,整合提升量约46.2%,总长度居全区绿道首位,将更有效地联络破碎化的生态斑块、串接优质景观资源,构筑相对连续的生态绿廊。这是记者4月13日获悉的。

  据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绿地管理科科长王晓敏介绍,综合来讲,绿道系统是一种线性资源,它主要是串接和整合城市优质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是对各个优势资源整体的现行生态廊道,也可以说它是一种城市的通风廊道,是城市的生物迁徙廊道。它可以形成整个城市的绿色脉络,也就是说整体形成一个滤网。绿道的体系和以往传统认为的“慢行系统”和“游步道”是不同的,因为绿道是整体的、系统的,比如说,绿道必须具备绿廊,绿廊是指道路两侧的绿化景观,它们必须是优质且具有观赏性的,同时要兼具人文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等。此外,绿道还需要一个标识系统以及服务设施,可以看到绿道沿线设有青城驿站、休闲座椅、服务片区等,绿道是老百姓休闲、停留、健身,引导百姓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的重要体系。

  为了更好地尊重自然,打通堵点,实现各类绿地有机连接贯通,今年,园林部门在去年示范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两个生态片区,一个是大青山前坡的浅山区,一个是大黑河生态廊道。此外,还将围绕二环路几个环线打造沿街绿道,以及小街巷、居住区的社区绿道,这些贴近生活圈的绿道都可以更好服务市区居民。王晓敏表示,绿道的建设打通了生态绿化的堵点和断点,让城市绿化形成一个微循环,而且绿道所产生的廊道效应,可以使整个城市的生态布局更加均衡;绿道可以将城市中的小公园形成串接,进一步提高服务性;绿道可以更好地引导市民绿色出行,带动居民积极参与,提高绿色互动,更好体现“生态为民、生态利民”的主旨。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922绿色出行”版权均属922绿色出行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922绿色出行”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