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设施建设

北京市开启千余公里山地绿道建设

更新时间:2024.11.04

  

  本报讯(记者 朱松梅 通讯员 马蕴)昨天上午,北京山地绿道启动建设。该绿道位于北京城“前山脸”,西起房山区周口店,东至平谷区金海湖,全长1000余公里。

  过去十年,本市建成了城市绿道1515公里、滨水绿道300公里。葱茏的绿道串联起200余处公园、景区和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今年,本市又规划了全市域、多类型的绿道体系,包括城镇休闲绿道、平原郊野绿道、山区森林绿道、滨水游憩绿道和历史文化绿道,把绿道建设由城区逐步推向平原和山区。

  山区绿道有个好听的名儿:北京浅山千里京华揽胜森林步道。它是一条穿越北京城“前山脸”的林间绿道,西起房山区周口店猿人遗址,东至平谷区金海湖,全长1000余公里。绿道沿途跨越房山、门头沟、昌平、海淀、延庆、怀柔、密云、顺义、平谷九区,串联周口店遗址、潭柘寺、妙峰山、十三陵、八达岭长城、雁栖湖、密云水库、五彩浅山、金海湖等风景资源,以及乡村民俗、观光果园、休闲农庄等消费场所。

  为了规范山区森林步道建设,市园林绿化局出台了“山地森林步道建设十条”。市园林绿化局生态保护修复处处长曾小莉告诉记者,山地森林步道建设要因山就势、因地制宜。在路由选线上,充分融合古道、防火道、巡护道及林间自然小道,有路不建、尊重自然,低建设、低扰动。在资源整合上,充分串联具有区域代表性的自然、人文、历史及民俗等各类资源。在配套服务上,充分对标游客需求,统筹考量公交接驳、自驾停车、沿途补给、民俗休闲、健身疗养、自然教育及安全保障。

  生态优先和低扰动,是山地森林步道建设的原则。森林步道建设时将连通断点堵点、完善配套设施,突出自然,坚持对自然环境的最小扰动,避免大拆大建和大规模开发。

  市园林绿化局还发出了“大家一起建步道”志愿行动倡议。2025年3月至10月,将组织开展“志愿手作步道活动”,邀广大市民亲身参与,在山区、在平原、在郊野公园和国有林场,亲手建造森林步道,共同参与花园城市建设。

  来源:北京日报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922绿色出行”版权均属922绿色出行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922绿色出行”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