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践行绿色出行的主战场,道路堵、停车乱、污染高,公共汽车慢、步行和骑行空间不足等问题,影响人居环境和制约城市运行效率。推动城市交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人民群众对宜居生活的期盼,更关乎中国建设交通强国、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为此,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联合推出“922绿色出行”平台,向城市提出践行绿色出行的倡议:
一、优先发展绿色交通
支持步行、自行车与公共交通发展,优先分配空间给步行和骑行,增加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基础设施的投资。城市要把绿色交通优先作为重点,从政策到路权落到实处,实现绿色出行比例近期达到70%,远期不低于75%,促进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
二、倡导降低用车频率
城市往往投入大量财力拓宽或改造道路,为机动交通争取通行空间。然而,据城市大脑数据显示,高峰期行驶在城市道路上的车辆仅占机动车保有量的10%,平峰时则在7%左右,堵车最痛苦的时候只比平峰期多5~10万辆车。若高峰期有3%的驾驶人选择绿色出行,几乎可以改善所有人的通行条件。减少用车,赢得畅通。同时要保障基本车位的停车需求,解决停车难问题。
三、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品质
提供多样化、高品质、有竞争力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鼓励校车和定制班车发展;推进城市客运枢纽一体化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鼓励立体综合开发、设施共享、高效集散与转换;推广新能源汽车,结合公共汽电车场站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优化调整城市公共汽电车线网和站点布局,降低乘客全程出行时间;结合城市公共交通走廊设置公交专用车道,并形成网络;推广电子站牌、手机APP等信息化工具,提供准确、可靠的车辆实时位置、预计到站时间、换乘方案、碳能量激励等信息服务。
四、加强步行和自行车设施建设
聚焦步行和自行车出行“走不通、不安全、不舒适”等突出问题,保障步行和骑行的应有独立路权,增强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连通性、平整度,清理违法占道行为保障通行空间,系统维护盲道等无障碍设施的功能完好,优化交叉口导流设施和信号管理,改造提升步行街,创新发展绿色街区,科学规划建设自行车专用路。
五、增强社会包容性
提高公共交通的可达性提升社会和经济包容度,便于市民通勤和参与休闲文化活动,减少对汽车的依赖。通过现代化通信工具和基础设施升级尽可能提升交通方式的可用性,也更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出行需求,例如配置低地板公共汽车方便婴儿车和乘坐轮椅的乘客使用、提供特殊服务增强盲人或行动不便者的交通可达性等。
六、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涉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应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以人为本的交通理念,完善法律法规、城市规划、道路设计、交通管理和安全教育。道路使用者也应充分认识安全风险,逐步形成遵章守纪的交通安全文化。减少小汽车出行,采用多种绿色交通方式组合出行,可以降低交通事故风险。
922绿色出行平台以公益服务为己任,履行社会责任,将持续为绿色出行文化的科普宣传贡献智慧。我们倡议城市践行绿色出行理念,维护和用好城市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让城市更宜业宜居!
922绿色出行平台
2020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