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是2021年“全国低碳日”,今年的主题是“低碳生活,绿建未来”。多年来,济南公交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通过优化能源及车辆结构、创新营运模式、完善节能管理等工作,逐步形成了“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管理高效”的公交运营能耗管理框架,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了积极贡献。
优化能源及车辆结构
实现结构性节能
根据山东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0年),济南公交全力推进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的示范应用,积极推进加氢站的配套建设,大力推进《绿色泉城现代无轨电车公交网络系统示范项目》,构建多层次的绿色公共交通体系,打造畅通绿色宜居之城。
2020年,济南公交完成节能量3613.5吨标准煤,减少碳排放9008.5吨,相当于种树1793450棵,节能减碳效果明显。
突出管理效能
实现管理性节能
此外,济南公交将节能培训列为常态化工作,通过开办节能驾驶培训特色班、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推广绿色节能驾驶技术等,努力提升广大驾驶员和修理工爱车节能意识和技能,营造良好的节能减碳氛围。
2020年,济南公交节油车率达92.13%。企业通过ISO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国内公交行业首家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济南公交通过运用PDCA持续改进模式等先进管理方式规范公司能源管理行为,提高能源绩效与能源利用效率,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科技创新
实现技术性节能
2020年以来,济南公交在省内率先使用充电弓技术,陆续在BRT-1、BRT-2等公交线路推广使用。相比于传统公交充电站,下压式充电弓系统布设在公交场站的候车区,占地面积大幅减少;采用大电流快充技术,最大充电电流达到800A,可利用公交发车班次间隔快速补充电量,大大提高了充电效率,有效了缩短车辆停场时间。
创新营运模式
倡导绿色出行
截至目前,济南公交共有线路343条,线路总长度5381公里;延长了180余条线路收车时间;构建了零点公交网,开通定制公交820余条,由传统“端菜式”转为“点菜式”服务。据统计,定制公交年客运量551.8万人次,每天吸引近4000多人放弃私家车选乘公交出行,打造了定制公交“济南模式”;与济南火车站、西客站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做到“高铁不到站,公交不收车”;围绕济南市“地铁+公交+自行车”的绿色出行新格局,落实“地铁送到站、公交送到家”的服务原则,充分将公交灵活性、延伸性的优势与地铁快速、大运量的特点结合起来。目前全市共有173条公交线路与地铁网络换乘接驳,实现了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的高效融合和衔接,打通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有效提高了公交机动化分担率,为城市治堵治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下一步,济南公交将继续推进绿色公交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公交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绿色低碳发展为核心,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不断改善公共交通硬件设施和营运服务质量,吸引更多市民选择公交出行,为打造“五个济南”、推动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贡献公交力量。(李金珊 崔芳芳)
来源: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