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 高星)记者今天从朝阳区“两会”获悉,2022年朝阳区计划全年增加3000停车位资源,进一步在全区推广“八里庄模式”,鼓励有偿错时共享停车,破解停车难题。
推进京哈高速加宽改造和通马路、京密快速路建设
2022年,朝阳区将继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推进京哈高速路加宽改造工程。主路全长12公里,涉及朝阳区7公里。项目按照高速公路标准扩建,建成后,原有的双向六车道主路将拓宽成双向八车道;同时,按照城市次干路标准,将扩建五方桥至白鹿收费站段辅路,全长约2. 3 公里。京哈辅路的拓宽改造,使沿线乡镇(王四营乡、豆各庄乡及黑庄户乡)出行更加便利。
“该工程建成通车作为朝阳区联系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快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辅路加宽改造后将有效提升中心城区与朝阳区和城市副中心的交通连接,有效缓解局部拥堵状况。” 朝阳区交通委员会副主任张斌源说。
2022年,朝阳区还将开展通马路、京密快速路建设,实现亮马河北路、大羊坊路、王化路开工,建成驹子房路等10条主次干路、支路。
未来5年,朝阳区将充分发挥“廊道”作用,完善联通首都核心区与副中心的多层次交通体系,加快推进鲁店北路、观音堂路等连接副中心的道路建设,进一步加强与城市副中心的交通联系。朝阳区将结合重点产业项目、上市地块及保障房、重点商圈周边配套道路建设需求,加快王四营、电子城北扩区等区域的道路建设。同时加快建设垡头东路,垡头西路,双桥东路等重点道路,做好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十四五”实现全区既有路内电子收费全覆盖
2022年,朝阳区将运用新机制提高路侧停车管理水平,充分挖掘居住区周边停车资源,计划全年增加3000停车位资源。同时进一步在全区推广“八里庄模式”,鼓励有偿错时共享停车,破解停车难题,推进立体停车设施建设和停车行业的精细化管理。
“‘十四五’期间,朝阳区将聚焦路内车位电子化收费改革,实现全区既有路内电子收费全覆盖,同步推进公共停车场动静态数据接入和车位共享盘活现有存量泊位,打造缓解‘停车难’问题的样板。预计到2025年,朝阳区将增加停车位共1万个。” 张斌源说。
实施望京地区、亚奥地区交通综合治理
2022年,朝阳区将开展望京区域交通综合治理。望京区域交通综合治理,范围北起北五环,南至东北四环,西起京承高速,东至机场高速,约14.5平方公里。
“我们将突出以人为本,慢行优先理念。构建‘一区、两环、一廊、六园、多联络’的慢行休闲骨架体系,全力打造望京绿道网络,建设18公里望京外环休闲绿道。” 张斌源表示,将综合运用大数据、全息感知、5G技术、电子围栏、违停抓拍等科技手段,提高区域内小汽车、网约车、电动车、共享单车等智慧化管理水平。还将压缩机动车道拓宽步行空间,注重与商圈协调联动,因地制宜增加城市家具、绿化小品、休憩漫步以及商业外摆空间等,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同时,在亚奥地区开展慢行系统改造,通过调整道路交通组织、完善交通标志标线、优化公共交通、改善停车秩序、加强科技管理等方面,营造安全、连续、便利、舒适的慢行出行环境。预计改造后慢行出行比例提升10%、慢行设施水平全面提升90%、慢行交通服务水平提升40%。
“未来五年,朝阳区将按照‘系统研究,示范打造’的原则,推进大型、异形交叉路口改造,通过缩小行人过街距离、完善慢行空间、警示引导、重新组织流线等措施,对路口秩序进行点对点研究,提升过街安全性、便利性和秩序化。” 张斌源表示,同时,继续加大对学校、医院的专项治理,畅通上学就医路。同时运用智慧科技手段赋能基础工程,多措并举,综合施策,让区域交通出行更智能、更通畅、更贴心。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