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出行活动

全国政协委员郭继孚建议:允许高承载车辆通过预约使用公交专用道

更新时间:2022.03.11

  

  公交专用道闲置的情况时有发生。两会之际,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郭继孚带来一份《关于用预约技术提高公交专用道利用率的提案》。他认为,可以仿照北京地铁站高峰预约的模式,推广预约技术在公交专用道上的应用。

  他建议修订《道路交通安全法》,将公交专用道调整为公交优先道,保障公交优先通行,在不影响公交车辆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允许班车、校车、合乘车等高承载车辆通过预约使用公交优先道。  

  现状:公交专用道闲置问题突出

  在提案中,郭继孚指出,自1997年全国启用第一条公交专用道以来,截至2020年末,全国已累计施划公交专用车道达1.6万千米。公交专用道在提升公交运行速度、改善公交准点率、推动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同时公交专用道设置管理粗放、利用率低、社会车辆违规进入影响公交车通行等问题也很突出。

  郭继孚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公交专用道的起止时间是固定的,没有根据需求变化灵活调整,部分专用道在周末、节假日仍按工作日时间启用,导致公交车道资源闲置问题突出,即使是工作日高峰期公交专用道也远达不到百分之百利用率。

  与此同时,由于社会车道拥挤而公交专用道闲置,部分社会车辆会违规使用公交专用道,对公交车运行造成干扰,又导致公交专用道实际使用效率下降。社会上要求精细化管理提高公交专用道利用率的呼声日益高涨。

  破题:尝试使用预约技术充分利用公交专用道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公交专用道呢?我们能不放仿照医院预约挂号,将预约系统应用在交通领域呢?

  2020年疫情背景下,北京有关部门在较为拥挤的北京地铁沙河站等地实施了预约进站,开放一条通道供预约乘客使用,两年来成功为数百万人次乘客提供预约进站服务,为每名乘客减少了不必要的站外限流排队时间3-5分钟,受到了好评,证明了面向公众预约出行也是可行的。

  在此基础上,郭继孚认为,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用预约技术对公交车专用道进行精细化管控,在保障公交车辆优先通行权的同时,又能充分挖掘专用道的富余能力,提高公交专用道使用效率是有可能的。

  借助预约技术,在保障公交车优先通行的前提下,允许部分高载客率及新能源车等车辆在预约条件下使用公交车道,可充分利用公交车道的闲置能力,缓解社会车道的交通压力。

  借助于预约技术,可在公交车辆较少的路段仍然施划公交车道,给予公交车优先通行权,同时在通行能力范围内通过预约允许其他车辆受限使用,从而形成全域公交优先网络,让公交真正快起来,又不影响整体道路通行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此外,郭继孚提到,未来是无人驾驶时代,无人驾驶车辆的出行“必然是全预约的”。“预约可实现交通系统资源精细化管理和最大化利用,构造不堵车城市交通系统是完全可能的。”郭继孚说。

  不过,如同医院看病预约挂号一样,预约理念要社会认知、认同需要时间,公交专用道预约通行同样面临社会认知问题,特别是需要主管部门的认同和强力推进。此外公交专用道预约通行还需法规和预约技术的支撑。

  建议修法许可高承载车辆使用公交专用道

  郭继孚建议,上述措施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但目前法律上不够支持。

  他建议修订《道路交通安全法》,将公交专用道调整为公交优先道,保障公交优先通行,在不影响公交车辆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允许班车、校车、合乘车等高承载车辆,以及新能源车、无人驾驶车等依次通过预约使用公交优先道。同时制定相应违规处罚措施,确保公交优先。

  在法规和技术条件短期难以满足大范围应用的情况下,可以允许各地先行先试,因地制宜开展多场景下预约出行实践,如公交专用道预约、节假日高速公路预约、城市检查站预约、园区出行预约等,提高公交专用道使用效率。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编辑/马晓晴

  来源:北青网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922绿色出行”版权均属922绿色出行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922绿色出行”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