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2绿色出行平台推出“绿色出行 一周简报”栏目,回看过往一周与绿色出行和绿色交通相关的政策措施、重要事件以及有趣故事。山积而高,泽积而长,922绿色出行平台以点滴积聚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绿色出行,一周简报:1. 国庆中秋假期出行新亮点;2.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5)》;3. “绿色北京 和谐交通 幸福家庭”3510绿色出行宣传实践活动在平谷举办; 4. 气象数据身份标识已发放98万余个;5.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值得关注的10家气候科技公司”榜单,两家中国公司上榜。
1. 国庆中秋假期出行新亮点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重叠,交通运输、餐饮娱乐、宾馆住宿、景区景点等都迎来客流高峰。公众公路出行意愿强烈,路网整体高位运行。全国公路网总体运行情况研判数据显示,预计全国高速公路日均流量超6200万辆,同比增长2.4%。旅客出行呈现出“银发族”和“学生族”两头大的特点。年轻群体中,亲子游成为今年出行新亮点。红色旅游景点也在国庆首日人气爆棚。(央视网微博,2025-10-05)
2. 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5)》
日前,在“2025年中国碳市场大会”上,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系统总结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最新建设进展,全方位展示市场建设运行成效,展望全国碳市场未来发展方向。这是继《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之后,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国碳市场最新进展情况报告。报告显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活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共运行242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日均成交量较上一个履约周期上涨43.55%,全年累计成交量1.89亿吨,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成交量占全年成交量的79%。碳排放配额年度成交金额达到181.14亿元,创2021年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年度新高。截至2025年8月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6.96亿吨,累计成交额478.26亿元。(《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9-30 ,第08版)
3. “绿色北京 和谐交通 幸福家庭”3510绿色出行宣传实践活动在平谷举办

近日,北京市交通委、北京团市委、首都文明办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绿色北京和谐交通幸福家庭”3510绿色出行宣传实践活动在平谷举办。近400名青少年及亲子家庭代表,一起走进美丽平谷,用脚步践行绿色出行理念。北京市劳动模范、“绿色出行畅通北京”交通宣讲团宣讲员苏利华,分享了立足公交驾驶岗位的奉献故事,平谷青年代表发布“绿色北京和谐交通幸福家庭”行动倡议。(北京交通微信公众号,2025-10-01)
4. 气象数据身份标识已发放98万余个
据中国气象局消息,自开展气象数据身份标识以来,中国气象局已发放气象数据身份标识98万余个,数据资源登记凭证8600余个,支撑各行业领域14万个应用场景。气象数据身份标识,即客观记录气象数据流通各主体、全过程信息,并赋予其全球唯一的标识码。基于气象数据身份标识体系,中国气象局为数据持有者开通气象数据登记监管平台,支持各类型气象数据资源的快捷登记。只有通过严格质量检验、合规性校验的数据,才可以获得数据登记凭证,匹配气象数据身份标识。目前,气象数据登记监管平台已试点联通了深圳、上海、贵州、杭州等主要数据交易机构的数据交易平台,中国电信集团、上海数据集团等产业可信空间,以及城市运营平台、数据资产管理平台等数据开发利用端口,基本建立起多方共建、分级管理、覆盖全国、连通市场的气象数据流通监管矩阵。(《人民日报》,2025-10-04,第 05 版)
5.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值得关注的10家气候科技公司”榜单,两家中国公司上榜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自 2023 年起持续推出“值得关注的气候科技公司” 榜单,挖掘那些真正能改变气候未来的创新者。本次榜单入选的企业来自世界各地,正在构建或推广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既包括刚起步的初创公司,也包括市值数十亿美元的产业巨头。无论规模大小,都拥有三大共性:扎实的技术基础;清晰的落地路径;可持续的规模化潜力。这些企业的技术涵盖了电动交通、可再生能源、碳捕集材料等领域,他们正以自己的方式推动能源转型与减碳创新。
1. HiNa Battery Technology(中科海钠)——用“海盐”造电池的中国先锋。总部:中国北京。
2. Pairwise——用 CRISPR基因编辑打造“气候适应型”作物。总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
3. Cemvision——用废料与清洁能源重塑“水泥工业”的碳排放未来。总部:瑞典斯德哥尔摩。
4. Traton——驶向零排放货运的未来。总部:德国慕尼黑。
5. Cyclic Materials——从废旧设备中提炼稀土金属,为清洁能源产业循环补给。总部:加拿大多伦多。
6. Kairos Power——用熔盐冷却与新型燃料球,探索更安全、更高效的核能新路径。总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阿拉米达。
7. Envision Energy(远景能源)——从风机到氢能,打造清洁工业的“零碳操作系统”。总部:上海。
8. Fervo Energy ——用油气开采技术开发地热能,让地球深处成为稳定的绿色电源。总部: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敦。
9. Redwood Materials——让退役电动车电池重生。总部:美国内华达州卡森市。
10. Ather Energy——以自研软硬件打造高性能电动踏板车。总部:印度班加罗尔。(麻省理工评论APP微信公众号,2025-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