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2绿色出行平台推出“绿色出行 一周简报”栏目,回看过往一周与绿色出行和绿色交通相关的政策措施、重要事件以及有趣故事。山积而高,泽积而长,922绿色出行平台以点滴积聚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绿色出行,一周简报:1. 我国国家公园有了专门法律;2.10月1日起铁路客运将全面使用电子发票;3. 8月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28.8亿人次; 4. 平均每41.7秒就有一趟列车往返京津冀;5. 成都315个公交共享车位对外开放。
1. 我国国家公园有了专门法律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9月12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公园法》,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国家公园法共7章63条,包括总则、布局和设立、保护和管理、参与和共享、保障和监督、法律责任、附则。这部法律规定,国家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特性和内在规律,对国家公园实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新华社,2025-09-12)
2. 10月1日起铁路客运将全面使用电子发票
据从国铁集团消息,从2025年10月1日起,全国铁路客运领域将全面使用电子发票,对10月1日起乘车的旅客不再提供纸质报销凭证。旅客本人在行程结束或者退票、改签业务办理之日起的180日内,可通过铁路12306或车站售票窗口、自动售票机申请开具电子发票。为保障老年人、脱网人士等不便操作的旅客群体获取电子发票,铁路部门增加线下申请渠道和购票人(代办人)开具服务。此外,购票人(代办人)可为乘车人申请开具已购车票及退票费、改签费的电子发票。旅客开具电子发票后,可通过铁路12306、个人所得税App查询、下载铁路电子发票或通过邮件接收电子发票;如发生填写发票信息有误、企业信息变更等情况,在原电子发票开具时限内可申请换开3次。部分习惯用纸质报销凭证作为行程提示的旅客,可到车站人工窗口、自助设备打印“行程信息提示单”。(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9-08)
3. 8月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28.8亿人次
8月,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1条,运营里程11210.7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72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8.8亿人次,进站量17.1亿人次。(中国交通报,2025-09-12)
4. 平均每41.7秒就有一趟列车往返京津冀
从卫星俯瞰天津,五年间,港口繁忙、科技城崛起。铁路、公路、海运织成超级交通网络,平均41.7秒就有一趟列车往返京津冀,日均12万人次往返京津两地,过上了同城生活。医疗、教育、社保一卡通,民生红利直抵百姓生活。(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9-11)
5. 成都315个公交共享车位对外开放
据成都市公交集团获悉,成都公交充分发挥公交场站点位多、覆盖面广的优势,依托智慧蓉城公交运营调度系统,利用公交车日间出车率高的“空窗期”,按照“白停小车+夜停大车”原则,已在锦江区、金牛区、成华区、青羊区、高新区5个区域推出了首批12个共享停车场站,分时段开发315个共享停车泊位。为使停车场站更契合市民需求,成都公交结合各个场站实际,进行了“一站一策”精准升级——在站内外增设醒目视觉导向系统,精准制定规划社会车辆进出场流线,对“共享服务区”和“公交功能区”进行物理隔离、分区管理,实现“互不干扰、安全共融”模式。此外,共享停车场内还配备监控设备和紧急救援系统,配置秩序维护员、安全员专班团队提供巡检、咨询等服务。(成都日报,202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