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出行活动

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全面启动及英国政府投1.04亿英镑改善地方交通等一周简报(9.1-9.7)

更新时间:2025.09.08

  

  922绿色出行平台推出“绿色出行 一周简报”栏目,回看过往一周与绿色出行和绿色交通相关的政策措施、重要事件以及有趣故事。山积而高,泽积而长,922绿色出行平台以点滴积聚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绿色出行,一周简报:1.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时速超25公里自动断电;2. 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全面启动;3. 北京新增16条通学公交专线,覆盖5区11校; 4. 杭州开通超20公里自动驾驶公交线;5. 英国政府投1.04亿英镑改善地方交通。

  1.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时速超25公里自动断电

  我国的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大约有3.8亿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已经在9月1日起实施。新国标对车速做出明确规定,要求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不能超过每小时25公里。一旦超速,电动机将自动停止动力输出。新国标还优化电动自行车防火阻燃技术指标,将塑料重量占比限制在整车重量的百分之五点五以下,能够起到延缓火灾蔓延速度、降低燃烧强度等效果。(央视网,2025-09-03)

  2. 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全面启动

  

  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的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9月1日全面启动,各类活动将持续1个月,打造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民参与共享的“科普盛宴”。今年全国科普月活动聚焦宣传推广科技创新成果、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普等内容,将在全国范围开展“科普报告话前沿”“科普阵地探未来”“千万IP创科普”“科学文化进基层”“科普之光·首届全国科普月大型网络展播”等系列特色活动。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24年12月25日起施行,规定“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今年全国科普月活动由中国科协联合34家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成员单位共同部署开展。(人民日报,2025-09-02)

  3. 北京新增16条通学公交专线,覆盖5区11校

  据北京市交通委消息,新学期开学,全市新增16条通学公交,覆盖西城、朝阳、海淀、通州、大兴5个区,精准对接11所学校的学生上下学出行需求。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秋季学期,全市计划开通通学公交线路达294条,服务学校117所、学生1.78万人,配备车辆579部,全部采用节能环保的新能源公交车辆,运力强、稳定性高,车厢内座椅相对舒适。通过安全设置线路和站点、加强科技信息化应用、“手递手”闭环管理等措施,全力保障学生乘车安全。(中国交通新闻网,2025-09-04)

  4. 杭州开通超20公里自动驾驶公交线

  杭州市余杭区近日开通一条全新的自动驾驶公交接驳线,这条线路连接杭州西站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国际校园,全长23.5公里。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在全域部署了50个直连路口、64个智慧路口,激光雷达等设备构建了一个智能路侧体系;“中心云(杭州市)-区域云(余杭区)-边缘云(路侧设施)”三级协同的云控平台,实现毫秒级响应,为高阶自动驾驶提供技术底座;530辆传统公交车、出租车完成了网联化改造,可实时接收路况预警,提升行车安全。(新华网,2025-09-02)

  5. 英国政府投1.04亿英镑改善地方交通

  英国政府9月2日宣布投入1.04亿英镑用于改善地方交通,重点覆盖英格兰非主要城市区域的城镇与乡村,旨在为数百万民众提供更快捷、可靠的出行服务,助力当地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据介绍,这笔资金可用于多项民生交通领域,包括采购零排放公交车以提升出行环保性、改善交通设施无障碍水平、缓解道路拥堵,以及通过优化照明和增设人行道、自行车道等方式提升道路安全。项目实施后,当地民众前往工作地点、商店及获取公共服务的出行体验将得到改善,进而为城镇与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助力政府“变革计划”落地。英国“更好交通运动”组织首席执行官本·普洛登则强调,70%的民众出行距离在5英里以内,地方政府在优化绿色出行选择中作用关键,这笔资金将帮助城镇与乡村地区民众更好地获取就业和服务资源。(中国新闻网,2025-09-03)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922绿色出行”版权均属922绿色出行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922绿色出行”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