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出行活动

我国首个系统性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文件发布等一周简报(3.24-3.30)

更新时间:2025.03.31

  

  922绿色出行平台推出“绿色出行 一周简报”栏目,回看过往一周与绿色出行和绿色交通相关的政策措施、重要事件以及有趣故事。山积而高,泽积而长,922绿色出行平台以点滴积聚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本期一周简报共有 6 个绿色出行相关的行动。1. 我国首个系统性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文件发布;2. 自然指数——亚太地区引领全球清洁能源研究 中国居首;3.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4. 第二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发布;5. 北京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宣传月启动;6. 上海香港两地交通卡正式开启互联互通。

  1. 我国首个系统性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文件发布

  3月20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通用实施规则(试行)》(以下简称《通用实施规则》)和中国产品碳足迹标识。这是我国首个具有系统性的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文件,其发布意味着全国统一的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建设取得关键进展。此次发布的《通用实施规则》作为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活动的核心技术文件,明确界定了认证的适用范围,确定了认证模式与流程,规范了标识样式及管理要求等重要内容,对规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活动起着关键的指导作用。中国产品碳足迹标识以绿色为主色调,运用“脚印”图案生动诠释碳足迹概念,通过数字形式清晰展示产品碳足迹量化结果,标识下方附二维码,通过链接提供详细产品认证信息,方便消费者直观、快速地获取产品的碳排放信息。(中国能源新闻网,2025-03-24 )

  2. 自然指数——亚太地区引领全球清洁能源研究 中国居首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最新发布的《2025自然指数——能源》显示,过去几年,亚太地区在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领域科研产出份额翻了一番。从国家看,中国过去几年在该领域的科研产出居于首位。2019年至2024年,中国在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领域的科研产出远超其他国家。在此期间,中国在该领域的份额是排第二名的美国的3倍多。中国在该领域的主导地位还体现在2019年至2024年全球能源科研产出百强机构中有63家中国机构,其中位居前20名的机构全部来自中国。(人民日报,2025-03-24)

  3.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27日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开幕。开幕式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引起与会嘉宾高度关注。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分别为:嫦娥六号返回样品揭示月背28亿年前火山活动、实现大规模光计算芯片的智能推理与训练、阐明单胺类神经递质转运机制及相关精神疾病药物调控机理、实现原子级特征尺度与可重构光频相控阵的纳米激光器、发现自旋超固态巨磁卡效应与极低温制冷新机制、异体CAR-T细胞疗法治疗自身免疫病、额外X染色体多维度影响男性生殖细胞发育、凝聚态物质中引力子模的实验发现、高能量转化效率锕系辐射光伏微核电池的创制、发现超大质量黑洞影响宿主星系形成演化的重要证据。(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3-27)

  4. 第二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发布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城市更新典型案例集(第二批)》,公布了既有建筑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城市生态修复等8个大类41个案例,推广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城市更新可持续模式。2019年中央部署实施城市更新以来,全国已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近28万个,惠及1.2亿群众;加装电梯超过13万部,增设养老托育设施近8万个;更新改造地下管网约50万公里;打造口袋公园4万多个,建设城市绿道12万公里。在《城市更新典型案例集(第二批)》中,不少城市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利用各方面资源,在构建资金共担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城市更新。(人民日报,2025-03-25)

  5. 北京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宣传月启动

  3月22日,2025年北京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宣传月在颐和园“科普学堂”启动。此次宣传月以“春醒万物 多彩生态”为主题,将持续至5月下旬,举办130余场次主题科普活动。宣传月期间,颐和园、天坛公园、北京动物园等将举办自然探索市集、自然解码课堂、“春日新语”自然笔记专场活动,推出20条“绿意春踪生态游线”,开启线上古树观察志愿活动、“听·花开的声音”云赏花卉栏目,邀请市民游客走进春日公园,在赏花游园中学习科普知识。(人民日报,2025-03-24)

  6. 上海香港两地交通卡正式开启互联互通

  

  近日,香港港铁正式加入全国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体系,上海市民可凭带有“交通联合”标识的上海交通卡(含实体交通卡、NFC手机卡),在港铁系统内贴有“交通联合”标志的闸机便捷刷卡乘车,畅行香港各地,无需另行购票或兑换港币,真正实现"一卡通行"的便利出行体验。此外,香港居民也可以使用带有“交通联合”标识的“八达通”卡,在上海的公交、地铁、轮渡等公共交通系统中便捷出行。全国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自启动以来,已实现336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700多个县区的互联互通,服务范围覆盖公交、地铁、轮渡等多种公共交通方式,极大地方便了市民跨市域出行。(文汇报,2025-03-26)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922绿色出行”版权均属922绿色出行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922绿色出行”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