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出行活动

成都轨道交通800米覆盖通勤比例34%

更新时间:2024.11.28

  

  近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百度地图联合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成都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与通勤出行变化的影响愈加明显,大运量、高效率的地铁缩短了时空距离,“轨道上的幸福生活”随之而来。

  成都都市圈已开通

  15线640公里轨道交通线路

  《报告》显示,成都“轨道800米覆盖通勤比例”在超大城市中占比34%,位列全国第二。800米是人步行10—15分钟的距离,“轨道800米覆盖通勤比例”是指居住地和就业地两端均在轨道站点800米覆盖范围内的中心城区通勤人口比重。

  据悉,该比例作为衡量交通便捷和通勤幸福的重要指标被住建部纳入“城市体检指标体系”,体现轨道交通与职住空间的匹配度。覆盖通勤比重越高,说明轨道交通对职住空间的支撑作用越好。轨道站点800米范围覆盖面越多,就意味着更多的人可以更方便地选择轨道交通出行。

  截至目前,成都都市圈已开通15线640公里轨道交通线路,393座车站实现了成都市主体功能区、重点行政区、产业功能区及轨道交通全域覆盖,轨道交通占公交出行分担率达63%。随着资阳线的开通,跨城通勤增添新路径,轨道交通对人口、岗位的集聚态势愈加明显,市民出行便捷度有效提升。

  成都单程平均通勤时耗

  低于超大城市平均值

  《报告》显示,尽管2023年超大特大城市单程60公里以上的极端通勤“零增长”,25公里超长通勤人口仍高达800万。成都轨道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成都超长通勤轨道800米覆盖职住人口比重达到10%,高于全国平均值8%。无论是轨道800米覆盖的就业比重还是居住比重,均高于全国平均值。

  2023年底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开通,拉近了温江、双流及天府新区、东部新区之间的通勤距离。今年9月,轨道交通资阳线正式投用,于福田站与18、19号线实现同台换乘,使成资两地通勤上班族实现当日往返。

  此外,《报告》数据显示,全国5公里幸福通勤比重上升,成都单程平均通勤时耗38分钟,低于超大城市平均值;单程平均通勤距离9.7公里;同时短距离慢行需求显著增加。这一数据变化意味着城市通勤一族更趋于职住平衡。

  目前,成都轨道集团已在马厂坝、幸福桥、龙潭寺、崔家店等11个TOD综合开发项目中启动了25个保租房项目,预计2025年将有超6000间房源启动配租。随着越来越多产业集群及商业因子在TOD项目集聚,青年人群关注的通勤焦虑也将进一步缓解,职住平衡与居业共荣的美好图景将被更多人拥有。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杨帆

  来源:成都日报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922绿色出行”版权均属922绿色出行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922绿色出行”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