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出行活动

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等一周简报 (6.3-6.9)

更新时间:2024.06.11

  

  922绿色出行平台推出“绿色出行 一周简报”栏目,回看过往一周与绿色出行相关的政策措施、重要事件以及有趣故事。山积而高,泽积而长,922绿色出行平台以点滴积聚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本期一周简报共有 7 个绿色出行相关的行动。1. 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2. 《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3. 全国“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活动启动;4. 各地交通部门推出多样化举措为考生保驾护航;5. 上海启动“产品碳足迹认证”试点;6. 郑州地铁开展“童绘未来 遇见繁花”系列活动;7. 海口市域列车推出扫码乘车服务。

  1. 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

  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等15部门制定并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7年,碳足迹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制定发布与国际接轨的国家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制定出台1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初步构建,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和分级管理制度初步建立,重点产品碳足迹规则国际衔接取得积极进展。到2030年,碳足迹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碳足迹通常是指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的特定对象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清除量之和,特定对象包括产品、个人、家庭、机构或企业。石油、煤炭等含碳资源消耗越多,二氧化碳排放量越大,碳足迹就越大,反之,碳足迹就小。(来源:生态环境部网站)

  2. 《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6月5日,2024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在广西南宁市举办,生态环境部发布《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2023年,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地区,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稳中改善。表现为:1.全国环境空气质量保持长期向好态势,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好于年度目标近3微克/立方米;2.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优良(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9.4%,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3.全国管辖海域海水水质总体稳中趋好。一类水质海域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的97.9%,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4. 全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5. 全国自然生态状况总体稳定。生态质量指数(EQI)值为59.6,生态质量综合评价为“二类”。(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寇江泽、祝佳祺)

  3. 全国“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活动启动

  2024年全国“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活动日前正式启动,将在大运河沿线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河南、江苏、浙江8省市集中开展。据了解,今年各地将开展相关活动240余场,预计将带动超过20万人次参与。该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于2021年联合发起,旨在通过在大运河沿岸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健步走活动,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季芳)

  4. 各地交通部门推出多样化举措为考生保驾护航

  

  2024年全国高考6月7日正式开考。北京地铁继续推行“三优”通道,即乘坐地铁前往考点的考生及家长,可凭准考证享受“优先购票、优先安检、优先进站”服务。广州针对12个考点周边多个公交站点及途经公交线路实施临时调整,降低公共交通营运对考点的影响。福建全省将组织4200辆以上出租车(含网约车)、3300辆以上公交车、9条地铁线路166个地铁站参与高考运输保障服务。江苏全面启动2024年度“爱心送考·为梦护航”交通志愿服务活动,面向高考考生及送考家长提供爱心送考服务,特别关注患病考生、贫困考生、残疾考生、军烈属子女考生及其他出行不便、亟需帮助的高考学子。(来源:中国交通报 图片来源:江苏卫视)

  5. 上海启动“产品碳足迹认证”试点

  6月5日,上海启动“产品碳足迹认证”试点,发布首批11项产品种类规则采信清单,从产品认证端出发,为上海推进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助力。市场监管局立足“产品碳足迹认证”试点,指导长三角绿色认证联盟发布了包括钢铁、“新三样”等重点出口产品以及家具、巴氏杀菌乳等民生消费品等首批11项产品种类规则采信清单,解决了产品碳排放的核算应当算什么、怎么算以及如何算得准等关键核心问题,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准确对接国际标准和规则提供保障。(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记者:程思琪)

  6. 郑州地铁开展“童绘未来 遇见繁花”系列活动

  

  儿童节期间,郑州地铁联合河南省小明星艺术团开展“童绘未来遇见繁花”主题活动,为孩子们送上难忘的节日祝福。在郑州地铁郑州火车站、秦岭路站、南三环站设置DIY漆扇、画布共创等现场互动环节,其中郑州火车站、秦岭路站布置二十米巨型画布和各种颜色的画笔,邀请现场的乘客朋友们一同作画,共同绘制出心中的美好色彩,以及对祖国未来美好的期许。(来源:中国交通报)

  7. 海口市域列车推出扫码乘车服务

  6月5日,海南海口市域列车正式推出扫码乘车服务功能,旅客可通过支付宝12306乘车码功能,在海口、海口东、美兰等7站直接扫码进出站及乘车。海口车务段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口市域列车是国内首条利用高铁开行的城际列车,也是海南省首条投入运营的快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日均开行列车122列,到发旅客1.76万人次,是沿线旅客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目前海口市域列车全线各站都已支持扫码乘车,为更多旅客节省出行时间成本,提升通行效率。(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曹文轩)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922绿色出行”版权均属922绿色出行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922绿色出行”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