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922绿色出行平台以“绿色出行,美好生活”为主题,采集城市及公众在绿色出行创建行动及绿色生活方式上的优秀案例和成果经验,形成系列展示。目的是分享城市经验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到绿色出行的行列中来,加快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期为系列活动展示三,共有10个城市的绿色出行实践。1)雄安新区探索“步数换积分”的绿色出行激励模式;2)杭州市50条“准时公交”跨越城乡;3)北京市青少年助力“V蓝北京”,宣讲绿色生活方式;4)武汉市构建3到5公里“换电圈”;5)厦门市全面推动城市交通一体化衔接;6)长沙市智慧化让公交通行省时省心;7)深圳市社区巴士联通路网,老人儿童享受优惠;8)青岛市交通运输一体化应用平台试运行;9)保定市举办“文明交通·绿色出行从我做起”文明实践活动;10)苏州市全国残疾人可在苏州免费乘公共交通。
雄安新区正在积极探索“步数换积分”的绿色出行激励模式,与中国工商银行河北雄安分行合作开展“数字人民币绿色雄安行”活动。基于雄安行APP打造“绿色雄安行”数字人民币红包兑换活动,通过“绿色雄安行,步数换积分,积分换红包”的模式,促进新区群众深入了解数字人民币,倡导群众绿色出行。通过雄安行APP支付并乘坐常规公交、定制公交等绿色出行工具,根据减少的碳排放量,每笔订单可以获得相应的绿色积分,在新区探索打通交通出行碳积分换算与流动环节,逐步形成“量化-核证-获取-兑换”闭环。(来源:中国雄安官网)
8月底之前,杭州公交将陆续推出50条跨越城乡的“准时公交”,第一批14条线路已制定实施,非主城区和远郊乡镇的市民群众乘坐“准时公交”,能享受如同高铁动车般的“准点服务”。“根据试行情况,杭州公交正对公交线路进行评判,分析历史数据,启动驾驶员操作培训,扩大准时公交的范围。”杭州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还将适时完善杭州公共交通APP、公交站牌公示主站发车时间等便民服务举措,让乘客出行可计划,乘车更便捷。“准时公交”,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乘客候车时间,让广大远郊群众充分享受现代公共交通方式带来的方便与快捷,这是城市郊区公交线路优质服务、城市公交企业调度管理模式转型的生动侧影。(来源:潮新闻、浙里浙声)
首都文明办日前在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举办“V蓝北京——绿水青山少年志”主题宣讲活动。通过学者讲生态文明,青少年志愿者代表宣讲、主题手绘画展示、现场互动知识问答、亲子家庭绿色宣言等环节,宣传普及生态文明知识,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倡导市民朋友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任珊)
目前,武汉市内已建成国网版乘用车换电站20座,覆盖武汉三镇的电动乘用车换电“一张网”初具规模。按照计划,国网湖北电力将力争在武汉中心城区具备3公里服务能力、远城区具备5公里服务能力,建成以武汉为中心,辐射全省的电动汽车换电服务网络。业内人士介绍,随着武汉的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布局越来越细密,“换电圈”势必将不断扩大,城市中出租车、网约车的响应速度也将越来越快,最终形成城市绿色出行的效率越来越高。(来源: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记者:曹磊 通讯员:王欣、沈勃、彭爽)
近日,《厦门市综合交通规划(2021—2035)》(简称《规划》)获得福建省厦门市政府批复,明确了未来厦门市综合交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规划》明确,以建成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及绿色低碳出行典范为总体战略目标,以“开放交通、一体交通、高效交通、品质交通”为交通发展战略,是未来一个时期厦门市综合交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对此,厦门将全面提升对外交通发展力度、低碳交通转型强度、城市交通一体化衔接度,构建“公交+慢行”一体化绿色交通系统。同时,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交通体系规划全过程,通过多模式一体化的公共交通服务网络,加强公共交通与各枢纽节点、城市中心的衔接。以健康步道、慢跑线、滨海自行车道为主要内容,持续构建“安全、连续、便捷、舒适”的慢行交通系统。在公共交通方面,针对“全龄人群、残障人士、短期商务人口以及外来旅游人口”四类人群,《规划》提出构建包容性交通系统,满足各类人群出行需求。在推动智慧交通方面,《规划》以智慧化城市交通发展为切入点,提出建设城市级智慧交通管理决策平台及公众出行服务智慧出行系统,推动公共交通一体化衔接及智能高效城市停车系统建设,通过打造全息感知、全局管控、全程服务的智慧交通,保障市民出行、停车等日常交通需求。(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林慧、李凌云)
长沙智慧公交搭载的驾驶员行为监测系统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判断司机不规范行为,并实施在车内播报提醒,同时也将上报后方平台;全景智能系统可以向司机展示车辆周围情况,为司机提供盲区视野;智慧调度系统让司机可一键上报突发状况,同调度管理中心无缝链接等一项项措施,让公交车司机更舒心,乘客更放心。与此同时,集合了数据分析支持的长沙市交通综合运行协调与应急指挥中心,通过多元公交数据融合,逐步提高公交运营监管、智能调度、规划决策支持、出行信息服务水平。随着公交体系智慧化建设的持续推进,长沙市地面公交出行品质也在同步提升: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比例以及新增和更新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比例均达到100%;早晚高峰期公共汽电车平均运营速度达18公里/小时;公共汽电车来车信息实时预报率达100%……这些体验,让绿色出行成为众多长沙市民出行的首选。数据显示,长沙城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54.19%,绿色出行服务满意率达84.38%。(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申智林)
深圳于1975年诞生第一条公交线路,经过48年的发展,深圳目前共有公交线路945条,车辆15931辆。从长距离出行的城市快线,到一般性出行的城市干线,再到短距离出行的城市支线和各类接驳线路,深圳公交的覆盖面不断扩大、线路网络逐渐成形,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100%。数据显示,今年6月,深圳公交运营载客里程达6322.02万公里,日均客运量230.9万人次,接近全市公共交通出行量的20%。市民对深圳公交基本满意,2022年深圳公交乘客满意度得分为85.57分。深圳公交还对老人和儿童实行多项优惠举措:凡在深圳市居住,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含港澳台老年人),凭本人有效身份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可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地铁;身高1.2米以下的儿童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和轨道交通;中小学生(含高中)凭深圳通公司核发的学生卡按全票价五折优惠乘坐市内公共汽车和轨道交通。(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吕绍刚)
8月23日,青岛市交通运输一体化应用平台试运行工作启动。交通运输一体化应用平台是2021年青岛市“双十二工程”“交通强国双试点”以及交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重点工程,主要包括一体化门户、基础支撑系统、运行监测系统、政务服务系统、辅助决策系统5大板块,细分为15个应用子系统,并整合了全局原来12个信息化系统,同时,还配套了青岛交通移动端。机关处室可以通过一体化应用平台方便地登录到原先的各个信息化系统,及时地了解全市综合交通运行状况、交通行业数据、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区域的客流情况、公交出租车OD规律等内容。(来源:中国网·新山东 通讯员:赵淑华、赵国善)
8月25日,“文明交通·绿色出行从我做起”文明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保定市植物园广场举行。来自保定市的环保志愿者、出租车司机代表、保定新闻传媒中心小主持小记者代表、健步走志愿者团队代表、骑行志愿者代表近200人参加活动。这是保定市扎实开展“双争”活动的重要举措,通过发挥各级文明单位志愿者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广大市民争做绿色出行的践行者、推动者,让我们城市的出行更便捷,环境更优美,城市更文明。活动通过设置展台现场宣传、各志愿者代表宣读倡议书、互动问答等形式倡导全体保定市民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文明出行、绿色出行。(来源:河北青年报 记者:程功)
为持续打造更加友好的残疾人出行无障碍环境,体现对残疾人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经市委、市政府同意,自8月25日起,优化残疾人免费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政策,根据市残联发布的《关于全国残疾人免费乘坐苏州市公共交通的通告》,全国范围内的残疾人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经驾驶员或工作人员核验后,免费乘坐苏州大市范围内公交、轨道交通、有轨电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来源:苏州日报)